《我这一辈子》

此剧本版权已由‘培源优选’独家代理,合作请洽18600936689
艺术类型
创作类型
改编

剧本题材
原著出处
老舍先生公版小说

作者姓名
版权登记
可信时间戳认证

发布日期
2021-02-26
版权证书

简 介

						

       剧作改编自老舍先生同名小说,以“小剧场·北京曲剧”的形式呈现。该剧共四场,另加一序幕与一尾声,讲述了“我”从清末到“五四”时期一路走来,妻抛下儿子与师兄私奔了,又眼睁睁地看着邻居的孩子仅是因为捡了一双鞋被斩首示众,人生愈发地绝望。“我”也从一位裱糊匠变了一位老巡警。

       在旧时代的北京,车夫和巡警是穷人糊口的两条出路。但巡警具有一种特性,既是旧政府的“爪牙”又是受尽压迫的穷苦人。“五四运动”爆发,许多学生与劳工被抓,“我”因人手不够也被征派前去拷打工人。我在牢狱中见到了阔别多年的邻居陈自强,当年他因不堪纱厂主的打骂逃跑了,而今回归的陈自强如脱胎换骨变了个人一样。面对狱中与陈自强的重逢,“我”又该如何选择呢?


分 析


评 语

复评评委 2021-04-30
作品根据老舍先生同名作品改编,关于“纸人”的设置别具一格,展现旧社会之风貌。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1-04-30
剧作基于老舍先生的小说底蕴,巧妙加入陈自强这一代表新生,代表希望的人物,正如笔者所说使剧本结构更加紧凑。其中“纸人”和一些场面的设计可以看出作者深谙创作之道。主题立意鲜明,表现手法意象,京味浓郁,符合戏曲创作规律,适合北京曲剧。

除作者在创作缘起中所提及的关于该剧的几个亮点外,曲剧至今尚未有小剧场作品问世,此剧可做考虑。另,小剧场市场鲜有现代戏作品,此剧虽为民国年代戏,未尝不可归为现代戏,也许作品将来面世为小剧场戏曲进阶做出一点探索式努力。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1-04-30
很显然,剧本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同名中篇小说。剧作保留了原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故事,延续了小说中的京味儿气质。同时,增加了一个“觉醒者”陈自强的形象,让他与剧中的主人翁“我”相遇相交,结尾让“觉醒者”为我带来希望。作者是为北京曲剧而作,设计了“纸人”作为歌队贯穿,加强了形式感。剧作整体完成度较高,可操作性较强,再加强一下细节,充实重点场面中的戏剧性,很容易搬上北京曲剧的舞台。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出品机构 2021-04-27
据老舍先生的原著改编反映老北京市井小民的真实生活写照,故事脉络清晰,人物特点鲜明,很具有老北京特色,每个人物的描述很到位,如果事件矛盾在突出些回更好,主要是精简后留下的部分比较有特点。二度空间很大。希望早日付诸舞台。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1-04-26
基础不错,写得较为动人,纸人的设计巧妙。清末至“五四”时期,新旧社会交替阶段,可以在小剧场演绎。但大海的私奔没有有理由,情节上没有铺垫,可以再进行完善。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1-04-25
纸人的设置贯穿全剧,流畅自如,跳进跳出,时而代言品评,时而内心外化,手法新颖,拓展了呈现手段,扩大了表现空间。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1-04-25
作品脱胎于老舍的小说,又融入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对人物形象有一些修正,从创作的角度而言,这点新是应该的,但编剧可以思考,为什么老舍并不这样处理他的故事。

曲剧和老舍的作品之间有一种天然的契合,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这部作品的确非常适合曲剧演出,编剧也很注意在剧中保留某种老舍的味道,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戏曲始终还是需要一个更加有张力的故事才能更好地呈现人物,这又是本剧所欠缺的。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1-04-25
作品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做了提炼和取舍丰富,完整了故事,丰富的人物,发展了主题思想。

不足:从裱糊匠到巡警的身份变化给“”我“造成的内心深处的体验及情感变化缺少交代,从而影响了由此带来的命运新考验抉择中巨大的内心矛盾及震撼。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1-04-25
老舍先生是北京曲剧的奠基人;老舍先生的作品为北京曲剧剧目创作的题库。老舍先生文学作品的“京味儿”亦影响着北京曲剧的艺术风格。以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开创北京曲剧的小剧场之路,当是难得尝试。老舍先生的这部小说原作,非常适合改编为北京曲剧小剧场演岀剧目。本剧作者在原作基础上做了戏曲的改编,十分宝贵。但真正立起来,尚需挖掘原作精神和老舍先生写这个“老巡警”的本意,结合剧种风格妥贴写好唱词,争取成功呈现舞台。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1-04-21
  改编作品《我这一辈子》保留了老舍先生原作的“京味”风情,以较适合的曲剧舞台形式对原作的北京风味进行了相对契合的表达。改编虽然时间跨度缩短了,但小说的气质,旧时代之苦痛挣扎犹存,尤其是本作与其他作品人物融合,自觉塑造了一个既能推动情节进展又能表达剧作者主旨希望的新人物陈自强颇为得用,有效完成了戏曲舞台上相对浓缩又简省的新的阐释,成就了剧作者赋予改编以新的自我解读内涵。全剧且庄且谐, 不时于黑色幽默中透出点点身逢乱世之无奈与悲伤,是一部有剧有情有思有想有独到追求的剧作。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1-03-31
根据老舍先生的原著改编的京味儿戏曲作品,精简了原著中的故事内容,提取了关键情节,利用“纸人”这种意象,既表现出当时社会麻木的底层群众,也对比出“我”在那个年代中保持着的美好祝福和纯真期许,更是当时社会中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进步者、革命者内心深处存在的希望,新颖别致。作为一个戏曲作品,还缺少一些“我”的个人情感抒发,尤其是对“巡警”的介绍和交代,如能有一些侧面体现旧社会时代风貌的场景或是对白,会更显得丰富立体。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1-03-31
剧作基于老舍先生的小说底蕴,巧妙加入陈自强这一代表新生,代表希望的人物,正如笔者所说使剧本结构更加紧凑。其中“纸人”和一些场面的设计可以看出作者深谙创作之道。主题立意鲜明,表现手法意象,京味浓郁,符合戏曲创作规律,适合北京曲剧。

除作者在创作缘起中所提及的关于该剧的几个亮点外,曲剧至今尚未有小剧场作品问世,此剧可做考虑。另,小剧场市场鲜有现代戏作品,此剧虽为民国年代戏,未尝不可归为现代戏,也许作品将来面世为小剧场戏曲进阶做出一点探索式努力。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1-03-31
《我这一辈子》

此文本立意悲壮,格调正直,剧情踏踏实实,人物活灵活现,极强的平民性奠定了它广泛的共鸣性及难得的亲民性。唱段布局合理,唱词运笔轻盈,有较强的落地可能。
立意10分(10分)
结构9分(10分)
剧情17分(20分)
人物18分(20分)
唱词27分(30分)
二度空间10分(10分)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1-03-19
老舍先生笔下的老北京市井小民的真实生活写照,剧作者抓住了这一特点,小市民也有爱国情怀,也有救国之心,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保家卫国的中心主题。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1-03-14
本作取出于老舍先生同名名著,以巡警视角写出清末至“五四”时期,中国新旧交替的社会变迁。本剧语言富于生活化,唱词通俗不失文学性,对原著的提炼与概括亦得法。因北京曲剧草创于新中国,体例尚在完善,曲牌体与板腔体未有定例。但终脱胎于单弦八角鼓。建议可阅读《子弟书全集》《车王府曲本》曲艺部分,以供参考。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1-03-12
纸人的创意新颖,人物跳进跳出,手法灵动自由。

原著小说中篇的体量,没有为改编提供丰富的素材,这就需要作者在原著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丰富和弥合。
剧本构建了孩子抓周的老北京民俗场面,增添了京味儿,也适合北京曲剧的特点。
原著小说以第一人称,颇似叙事散文的写法,但作为戏剧来说还是要有戏剧矛盾,人物的内心才得以抒发,剧本中这方面较弱。情节推进不够扎实,人物抒情较空泛。
剧中将“我”塑造为被革命者启蒙的巡警形象,恐与老舍原著精神不符。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