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知寒因焦虑症严重失眠,需要依靠酒精或安眠药才能入睡。然而她发现自己意外怀孕,这加深了她的焦虑,她也因此不能再喝酒和吃安眠药。饱受失眠折磨的她,只好求助于自己作为精神科医生的多年好友陈安妮。
陈安妮指出,徐知寒焦虑的根源很可能是五年前徐父病逝,但徐知寒一直在逃避这个话题。徐知寒在陈安妮的劝说下,决定尝试面对自己的内心。陈安妮通过对徐知寒心理空间的干涉,帮助徐知寒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在徐知寒的心理空间中,有一堵墙挡住了她向未来前行的路。她停在原地,又挡住了过去的自己。过去徐知寒的出现也加重了徐知寒的失眠和焦虑,她们仿佛被一堵墙困在一个空间中,只能眼睁睁看着情况变得越来越糟。这堵墙是由过去徐知寒压抑的情绪堆积而成,而过去徐知寒之所以压抑情绪,是为了逃避父亲去世的悲痛。
在陈安妮的引导下,徐知寒和过去徐知寒在徐知寒的心理空间中,一边尝试各种方法解决那堵墙,一边复盘过去的事。她们在面对悲伤的同时找到了温暖,在接受“死”的同时,也拥有了承受“生”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徐知寒渐渐解开自己曾经系上的结,也找回了她原以为已经失去的东西,逐渐与自己和解,情绪也得到释放。最终墙被砸开,徐知寒和过去的自己告别,走向未来的自己。
剧本围绕着一名叫徐知寒的焦虑症患者而展开,在剧本中,作者将患者的过去、现在、未来分别进行了角色化处理,巧妙地通过对话的形式还原了焦虑症患者的“担心”。焦虑症本身就是担心未发生的事情,通过角色将同一人物的不同时段表现出来,正好反映了“焦虑担心”的内容。剧本对于不同阶段患者的心理与行动有描写的,可以和戏剧空间灵活运用,将一部清晰反映人焦虑状态的一部戏剧,处理成现象之外的惊心的心理剧,让观众在认同的同时也释放内心的情绪,做到互动的效果。遵循戏剧的假定性,调整剧本中有些地方的对话,似乎还需要斟酌其合理性。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关注心理问题,构思比较有趣,不过,在舞台上呈现的难度太大,如何让观众看明白,是个大问题。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1 找到了妥帖的形式将内心的情绪积累进行形象化的表达
2 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清晰而有趣
3 心理医生的角色设置有问题,不专业
4 或许可以继续深挖,为什么对于父亲的去世难以释怀?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剧本触及当前都市生活中比较多见的心理焦虑,戏剧结构也张弛有度,推进比较紧凑。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我想睡觉》通过心理治疗的设定,以主人公的心理空间作为主要叙事场所,剧情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表现形式和技巧上作了有价值的探索。作品主基调积极向上,以自我反思、自我拷问完成叙述,是一部具有一定思想性的作品。剧情有些冗长,可以再进一步聚焦矛盾,台词也可进一步锤炼,使之更有哲理性,以符合全剧的特征。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