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

艺术类型
创作类型
原创

剧本题材
原著出处
--

作者姓名
版权登记
可信时间戳认证

发布日期
2021-02-18
版权证书

简 介

						

怀春少女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乍到军营就遭到欺凌。杀气腾腾的番邦可汗突力来攻,木兰受到启发,以暴制暴,成了新兵的头儿。她不在乎规矩,自告奋勇带兵追击掳掠的突力,救出了难民夫子。夫子成了她的马夫,教她识字。

木兰学习草原部落的狩猎法,用它来激发新兵野性,令中军不满,也将军营规矩破坏。中军正要收拾木兰,秋操大典木兰却率部大胜。木兰琢磨战胜突力之法,不觉却在一场春梦中被夫子窥破身份。木兰威逼夫子出走,却被随后而来的元帅和中军撞破。情急之下木兰只得答应出征。夫子阻拦不成,告辞而去。

一场伏击,木兰看见暗恋的突力,心慌意乱,丧失战机,所部全军覆灭。突力扬长而去。木兰被偷偷尾随的夫子救下。木兰反省,决定趁机脱离疆场,做一个安分女人。

回家途中经过伏击地,木兰想起当时情形,羞愧万分。她顿悟自己的使命,不再逃避。

木兰回到军营,以临阵脱逃罪要被处决。夫子赶回报信,突力率大队骑兵夜袭大营。众人慌乱。为避免军心动摇,元帅果断启用木兰殿后。突力骑兵摧枯拉朽,边关损失惨重。木兰跳出戏弄突力,借力打力,以“投怀送抱”击中突力。突力被擒。

十年后皇帝巡狩边关。木兰对朝政深深失望,一心解甲归田。但中官一番敲打,让她明白自己已经退不回了。她将终身固守此地。一场“阅兵”,鬼神尽出,山呼海啸。木兰的臆想中,她回到了家乡,换上女装。


评 语

初评评委 2021-03-31
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进行扩写。有故事有情节。

写了一个勇敢、智慧、又在成长的木兰。有人物。
只是一些情节过于琐碎过于繁冗,比如木兰怎么忍受士兵的欺负,比如木兰和夫子之间来来回回的对话……适当删减这些情节,会让主题更为清晰和深刻。
作为音乐剧,台词太多,唱段太少。这样、严格来说,不是音乐剧。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1-03-27
本剧对木兰替父从军这一大家熟知的题材进行了重新的戏剧解构,花木兰从一个传统人物转变为一个具有现代精神、现代思维的新女性,剧中其他角色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现代化改良。在故事情节上,也进行了颠覆性的重置,让木兰这个主人公的性格更加立体且多元,能够引起当下观众的共鸣。全剧故事完整,条理清晰,剧情推进环环相扣,节奏比较快。本剧对于故事的重构,在部分情节的设置上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人物行为的变化缺乏必要的支撑,例如木兰对突力的爱慕,从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而言不甚合理,容易引起歧义,建议斟酌。通篇下来,唱段部分占了较大篇幅,约有百分之七十,节奏把握不好也容易让观众疲乏。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1-03-27
   作品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比起剧作,该作品更像是一部小说。描述性的内容太多,并不适宜在舞台上展现。台词的行动性也较弱。
   音乐对故事发展几乎没有推动作用,这并不是一部“音乐剧”。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1-03-27
洋洋洒洒,荡气回肠!终于看到了“木兰”题材的音乐剧。这个故事本身就十分具备创作音乐剧的基因。作者功力深厚,故事跌宕起伏,十分精彩。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1-03-25
经典作品改编,完整性够,古体词汇充足,诗化的唱段和一些细节足够精彩。部分场景让人在文字中感受到震撼,在现代观演关系中的文化自信,是十分需要的作品。


但现代语境不够,历史剧的感觉太强烈,一些形式过于传统。唱段上偏戏曲风格,但过多了,还是要归结到语境上,木兰的作品很多,如何脱颖而出,首先是切入的角度和现代语境,慢慢衍生出独特的形式,才能更加亮眼。

歌词上咏叹调过多,且都是在宣叙调的位置,也就反映了戏曲化歌词、诗化歌词的弊端:放在不恰当的位置后,就容易出现过多的描绘、铺垫、点送情怀而非将台词歌舞化等现象。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1-03-20
对木兰这一家喻户晓的人物颇为颠覆性的解构,时而春情荡漾、时而暴力野蛮,不似忠孝女英雄,倒像黑店女掌柜。临阵杀敌沦为男女游戏,朝堂之上一派胡闹荒唐。人物言行非常酷,但内在逻辑和价值观很混乱。其实剧本台词利落出彩,编剧显然很会写故事,也能看出讽刺戏谑之意和个性反叛的摇滚精神,只是何必借木兰之名挑战公序良俗?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