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美丽的传说。
三月十六,祭拜山神爷老把头仪式,把头张给孙子参宝讲山神爷孙良的故事……
明末清初,山东大旱,官府抓丁兴修水利,被抓壮丁无人生还,孙良背着母亲闯关东,母亲却怕连累他投井自杀。
孙良登船欲离开蓬莱境时,翠儿一家人跑来喊救命,孙良逼着船老大回去救下翠儿一家,却不想半夜海上起了海啸,强风暴把桅杆打断,海浪将船打翻,孙良在海中指挥救起刁五等人,众人在漆黑的海中漂泊……
第二天,众人苏醒,翠儿丈夫遇难,孙良决定去长白山挖参,张禄见孙良为人仗义、心地善良,坚决跟随孙良,三婆婆痛失爱子精神错乱,错认孙良为儿子,孙良决定带上翠儿婆媳及众人闯关东,去长白山挖人参赚大钱,几人趁着夜黑风高闯进柳条边……
被孙良救了的刁五因为觉得进山有风险,中途跑掉,在孙良、张禄等人挖到人参时,刁五又来到深山里,趁孙良等人去放山,抢走了他们的人参。张禄不顾人劝,毅然进山,迷路走进了九死一生的“干饭盆”。
孙良不顾翠儿苦苦相劝,决意去山中救回兄弟张禄,却不想死于此地。
康熙在云雾中走来,感念孙良仁义厚道,宣旨御赐亲封孙良“山神爷老把头”,让世代景仰其仁义,传承其精神……
该剧颇有传奇色彩,讲述采参人的故事,整体情节较为流畅。不足之处在于在刻画人物心理转变时,往往不够细腻。如第一场孙良认三婆婆为娘,在写作时,仅用“心头一热”四字舞台提示过渡,缺少对内心的开掘与铺排。此外,最后一场讲述的是男主人公为救朋友身死大山,本应是重头戏、全剧情感的核心高潮处,但写作时缺乏展开,匆然收束,头重脚轻。参宝和把头张的对话穿插较为刻意,康熙的上场过于随意。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剧本结构散乱,缺乏章法,故事情节不流畅。表达的主题思想也不明确,人物刻画不鲜明。康熙的出现尤为突兀,刁五的出现和结果没有交代。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老把头》
此文本布局工整,但戏曲化不足,道白部分韵律缺失。
立意5分(10分)
结构5分(10分)
剧情10分(20分)
人物15分(20分)
唱词11分(30分)
二度空间3分(10分)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充分描述了采参老把头的技艺,还有就是老把头为人处世,大义凛然、守候家园、仗义助人的主人翁精神表现得很到位,但是结尾突然加上皇帝的一段感觉很唐突。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难得的民间传说、民族特色题材。唱词清丽,多用白描。具有浓郁的东北风情。白话俗语入韵,熨帖自然、别具一格。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本剧通过讲述以老把头为代表的山东先辈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闯关东的故事;展现了当年闯关东先民的无奈艰辛,反映了闯关东中乡邻互助、无畏艰难、顽强抗争的精神。
面对逃难船位有限的局面,老人们将生的可能让给后辈,并投海自尽,以了晚辈的后顾之忧,此处令人动容,感人肺腑。
遭遇困境,老把头等采参人仍谨守采参的规矩,让人肃然起敬。
如果将外部的矛盾与主人公再进一步的勾连,推进戏剧矛盾,人物更立体,才更有戏看。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