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随着西方坚船利炮逼迫着封闭的帝国对外开放,古老中国两千年延续下来惯有的社会、文化、思想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挤压、震荡和创伤,迸发出格外尖锐的重重矛盾。郭嵩焘作为时代的先行者,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意图挽救危局,极具抱负的人生理想,时刻被现实狰狞地扭曲,最终被现实葬送了宏大的理想,映射出他们大起大落、九转回肠的戏剧性人生,反映出特征鲜明、方生与未生之际先行者的悲剧命运。
剧目通过深入刻画主人公的命运起伏,展现晚清的时代沉浮,构思新颖,主旨深远。“偶”的运用,别具匠心。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该剧是以中国近代洋务思想家,外交家先驱郭嵩焘的为题材新编历史剧。剧中以人、偶同台的舞台艺术形式,以谐谑的态度展现沉重的历史,手法新颖独特。剧本的结构较好,戏剧矛盾的铺排也较为合理。但剧本没有很好地展现出作者在梗概中想要表达的反思。同时剧中的情节有一些虚构。适当虚构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情节还要遵循历史事实。比如郭嵩焘最后的三杯鸩酒而亡,就与事实有很大的出入。同时还需要考虑木偶的形式。中国的木偶艺术形式很多,提线、杖头、布袋等等,剧中采用哪种形式,直接决定着剧目的舞台呈现。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该剧以清末为背景,重点是鸦片战争时期,无情地鞭挞了晚清朝廷尤其是满清利益集团的腐朽及误国,肯定歌颂了郭嵩焘的变革与爱国精神。剧作创意有特点,叙事犀利准确,充分运用象征及表现的艺术手法,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完成度较高。我的问题是,历史剧可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虚构是必要的,剧中唯一正面肯定的人物郭嵩焘,被称为“洋务派”第一人,可历史上他没有直接签订过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不应该是小事?另外剧中的中堂(老木偶)自然让人联想起李鸿章成了官场上一心自保的老狐狸,这也有失公允甚至不公平。总之该剧很容易引起了解历史真相的人直接质疑。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1、 该剧本线索十分清晰,强烈的戏剧冲突把主人公郭嵩焘人物内心对侵略者态度描写的十分明了;
2、 舞台呈现形式有创意,其他人物角色以演员装扮木偶的形式出现,让主线人物更加突出,与其他角色形成鲜明对比;
3、 编剧对京剧艺术的理解很透彻,从该剧本中看到了传统戏的影子,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再创新。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本剧采用偶人的形式,高度抽象地表现了清末朝廷的大臣、皇太后及洋人的形象,便捷精练地展现出主人公深陷朝廷、外交的种种复杂局面,集中笔墨于主人公内心空间的挖掘和表达。
这种抽象表现的写法,优在清晰地表达了作者的主题和思想;但太过理性的剖析和思辨,却不太利于人物细腻情感的抒情和表达。
如何把握好情与理的平衡,把握好“作者之思”和“人物之言”,这是每个作者都要思考问题。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剧本情节牵动人心,人物个性鲜明,唱词唯美、对白也精彩。人物整体略显单薄、不够丰满,情绪表现较为单一。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剧本最大的特点,是以偶的形式来替代角色,这个处理是很新颖独特的,但是否能达到更好的舞台效果有待商榷,由于内容信息量太大,要交代的背景和情节过多,换来换去的感觉很难叫观众入戏。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以大历史为背景,写真实的历史人物,容易让人在“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中间摇摆,编剧如此,观众其实也如此。把握住“真实”的度,在于对人物动机的解读。这部面对大历史、大人物的新编历史剧,从构思来看,有“大”无“小”,个人被大历史压倒了,显得较为单薄、扁平。剧作家面对历史时,也许更需要自己对于人物“在他的此时此刻”的所思所想进行更加设身处地的思考和推敲,才能写到人物心里去。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作品的主旨与立意无新意,故事的开展也在说教中进行,舞台人物表演的动作性差。剧作的特点是用木偶代替演员表演,但也是该剧最大的弱点。京剧表演的四功五法要由演员完成,又丰富了演员的表演手段和技巧技艺。但是木偶完全无法实现。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这是一部以清代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历史剧。所表现的主题比较大。在主战与和谈的矛盾中,交代的不理想。在戏剧结构上应更多偏向于戏曲的结构手法。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变局》标新立异,编剧技巧较足,“前台”之人与“后台”之偶交相补充,相得益彰,郭嵩焘实有其人,选材较巧妙,偶为虚设,戏曲(剧)转场、跳进跳出之功能强大,两两相映,每有意义上的升发,两者”咬合“较好,不失为“编”之高明。偶代剧中人言,代剧作者第三方旁观而言,度的把握很重要,有些地方有待斟酌细思。最催情的核心唱段还有深挖之可能,机趣、诙谐、冷幽默中的端肃、严缜可以在核心唱段中淋漓表达。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该剧以清末为背景,重点是鸦片战争时期,无情地鞭挞了晚清朝廷尤其是满清利益集团的腐朽及误国,肯定歌颂了郭嵩焘的变革与爱国精神。剧作创意有特点,叙事犀利准确,充分运用象征及表现的艺术手法,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完成度较高。堪称一部成熟的剧本。我的问题是,历史剧可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虚构是必要的,剧中唯一正面肯定的人物郭嵩焘,被称为“洋务派”第一人,可历史上他没有直接签订过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不应该是小事?另外剧中的中堂(老木偶)自然让人联想起李鸿章成了官场上一心自保的老狐狸,这也有失公允甚至不公平。总之该剧很容易引起了解历史真相的人直接质疑。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该剧涉及的清末历史是一个巨大的IP库,有无数的演绎,对历史和参与其中的人物的解读,不可谓不繁不多。
木偶的设计很好,编剧对舞台调度和场面的说明细致生动有画面感,心里有舞台。慈禧从符号变为人的过程想法也佳,她在一个大臣的一席话后发生了巨大转变,这件事可以成立,但是需要其他的因素支撑和铺垫而成的临门一蹴,否则显得过于容易不可信,毕竟是治国之大政,沉疴发生一点点的逆向变化,一般的剖肝沥胆可能都不足以撼动。想达到这个目的,情节可再集中。结尾设计可再斟酌。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剧本最大的特点,是以偶来替代角色,偶的出现帮助了剧情的发生和方便交代各种前史,能够发挥比活人扮演角色更加充分的作用,并且除了郭嵩焘之外,各路大臣都按偶的形象出现,作者的意图一目了然,很有意味,也非常有样式感,但是目前是话剧加唱的意思,缺乏真正戏曲化的思维,唱词、文采都略显一般。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变局》一剧标新立异,题新意远,郭嵩焘的个体沉浮,生死消长与时代之波澜同频共振,以一人之命折射时代之运,“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诚不我欺!昏黯时代里的个体如蹈泥潭陷漩涡,被动沉沦无以为救的遭遇命运令全剧气氛凝重紧张,主题厚重深沉。偏偏全剧又设局巧妙,从主战—求和—备战等诸事为中心的戏剧场面的安排到个体与时代命运的纠结与融合,《变局》演绎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有戏可看可品。在角色安排上”人+偶“相得益彰,”人“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偶“之设置虽然颇为惯常,但变化多姿,可进可出,功能强大;场面调度宽裕,二度创作的可操作空间富余;文辞挂味,符合人物,佳句频出,情、理并行。如能对郭嵩焘最后的哀歌等几处重点抒情唱段进一步凝炼打磨,剧作将更加动人。是基础很好的可投排之作。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作者选取开启民智,石破天惊的主人公很有意义,剧本的形式也很有想法,只有郭嵩焘是真人,而其他角色用木偶来扮演,其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图不言而喻。作者在故事梗概中的阐述很精彩,比如:“这些曾经鲜活地存在于历史长河当中的面孔,无一例外都承受着时代剧变带来的命运 震荡和际遇沉浮,当个人的命运裹挟在时代的巨浪中飘摇无定之后,大多人都以悲剧性的 颤音划下生命的句点。”但是剧本的呈现还没有完全实现,目前还看不到这样的命运感和悲剧的回响,现在看到的是一场场的辩论和对峙,这样的单调和枯燥会妨碍作者思想的传达,希望作者能有更智慧更有感染力的方式来塑造人物和讲述故事。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该剧是一部新编历史剧,以晚清真实的历史人物入戏,但又独辟蹊径,采用木偶和人同台演出的方式,规避了一般以宏大历史为背景的新编的大场面,这个处理是有趣的,但是否能有更好的舞台效果,有待商榷。该剧的优点在于编剧在剧中融入了自己的思辨,重新审视这段国人熟知的历史,塑造出人物复杂的有推进和发展变化的心路历程,但由于历史事件过于沉重庞大,又不免让人物过于挣扎于事件之中,需要交代的背景和情节过多,容易影响观众入戏的速度和程度。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