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

艺术类型
创作类型
原创

剧本题材
原著出处
--

作者姓名
版权登记
第三方认证

发布日期
2020-04-29
版权证书

简 介

						春秋时期,越国死牢。百夫长、书生、屠夫各因叛国罪、谋逆罪、杀人罪,相继入狱。一番悲喜相知,义结兄弟,相约蹈死。恰在此时,吴越相争,越王勾践继位,颁旨大赦天下囚徒,颁诏寻觅死士抗吴。书生、屠夫绝境逢生,不胜欣喜。然百夫长平生夙愿,欲做英雄,宁为死士,不愿苟活。书生、屠夫劝阻无用,心生徘徊。狱卒无名指出:大赦出狱,罪籍难消,虽可活命,碌碌残生;倘若应诏,虽为死士,为国捐躯,声名远扬。书生、屠夫闻言心动,亦追随百夫长。槜李城外,吴强越弱,越王下令,三百死士,列队自刎,以慑敌军。两军阵前,屠夫始察死生之大,纵为英雄,又能如何,抱憾而死;书生欲建功名,不惜生死,却不知自刎之后,能否扭转战局,茫然就死;百夫长虽觉愧对兄弟,而英雄之梦,未曾减损,慨然长歌,欣然赴死。却在此时,越王下诏,两百死士自刎,吴军大骇,已然退兵,剩余一百兵士,无需自刎,即刻回乡,荣宠依旧。众人欢呼,轰然而散。沙场之上,血色连天,尸横遍野,百夫长怔默良久,缓缓举起刀剑。					

分 析


评 语

复评评委 2020-05-14

作者曾获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优秀剧本奖。对作者比较了解,看过她好几个剧本,这是她写的最有创意最好看的剧本。黑色的戏剧情境,有趣的人物形象,表达简洁有力。戏剧性与文学性俱佳,舞台感强,雅俗共赏。多说无益,提两点意见供参考:
1、第三场应招中,书生和屠夫,由贪生怕死跟随大哥百夫长毅然赴死的转变,再从心里与环境的张力中梳理加工,使其更加可信有趣。
2、第四场结尾,每个人的死尽量丰富多彩,书生和屠夫各有特色却啼笑皆非;百夫长慷慨自信,可能黑色幽默。总之做足文章,让观众过把瘾。
  • 2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出品机构 2020-05-14
该剧选材颇有新意,从三个不同的身份、性格、学识的男性身上寻找生死、理想、大义、责任的意义。具有思辨性,结论如何,作者不必解答,每个人心中自有思量。To be, or not to be.不可不思考,也不可过多思考,走进剧场,想想,走出剧场,笑笑。
  • 2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0-05-14
该剧取材于越国三百壮士自刎赴死之史事,以百夫长、书生、屠夫三个不同前史的阶下囚的思想和行为轨迹为脉络,把英雄梦与平常人的无常命运纠结在一起,以残阳如血,反思四方人性。构思独特而富于个性,完成度极好,唱词文采飞扬,具有一定的文学思辨意味。 二度创作空间巨大,对该剧的未来预期寄予厚望。
  • 2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0-05-11
题旨新颖,构思独特,结构精巧,词藻工整,文采飞扬。戏剧冲突的开展和戏剧行动的逻辑性有待加强,人物行为的动机虽然明确,确有刻意为之之嫌,因此缺乏艺术真实。
  • 2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0-05-11
这是本次评审中比较符合剧本孵化计划的一个作品,相对比较高级,充满现代感,也充满可能性,反映了年轻一代的剧作者的思想深度以及这一代人的价值观、人生观。

这是一个有想法有表达的剧本,作品充满想象力,在想象的空间里提出关于生命的终极问题,非常哲学,也在文学性中充满了思辨的意味,在戏曲剧本的创作中实属难得。剧本取材于越国三百壮士自刎赴死之史事,以百夫长、书生、屠夫三个不同前史的阶下囚的思想和行为轨迹为脉络,把英雄梦与普通人的无常命运纠结在一起,以最后的残阳如血,反思人性。构思独特而富于个性,更对二度创作提供了开阔的空间,以戏曲的形式来思索这样的冷峻、残酷的问题,非常有探索意义。
当然,选择死亡是刻画人物时最极致的情境,剧本将三个死囚犯在已经获得赦免之后重新选择了死亡,赋予他们的力量是想当“英雄”,想有所作为。但是如果想刻画人性的丰富和幽微,那么这三个人,可能会有人选择当“英雄”,有人选择作“凡人”。如果这样处理,也许跟现代人更加贴合。
  • 2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0-05-11
这是戏曲舞台上近年少见的一岀荒诞喜剧。剧情总体设置比较流畅,舞台感较强。三个主要人物性格鲜明,事件既真实又荒诞。剧本再打磨,经二度创作,应是有一定舞台效果的剧目。从推动戏曲发展的角度,建议对此剧孵化,搬上舞台。
  • 2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出品机构 2020-05-11
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剧场京剧剧本,故事简洁,人物明确,结构紧凑。就案头环节水准来看,当属优秀作品。就市场价值而言,潜力较大,适合不同阶层的观众欣赏。创意创新,较为大胆,且符合戏曲规律。传统艺术价值与当代审美的碰撞,会让小剧场京剧市场更加丰富。期望二度创作能与剧本相得益彰,打造出一部有内涵、有共识、有戏味儿的作品。
  • 2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0-05-10
该剧用近乎荒诞晦涩的笔调,展示一段春秋历史在当代人心中的映像,通过三个人物在生死间的徘徊,表达在英雄主义与虚无主义的辩证思考,显示了创作者自己对于生命价值、伦理秩序的判断。这种主体性很强的戏曲写作方式,很富有寓言特点,很有思想的魅力,让戏曲能够承载起更多的人文关怀。不过,该剧在情节铺陈与人的精神展示方面,还显得有些不足,尤其是还缺少鲜活的形象来传达思想的锋芒,包括唱词写作还没有找到与戏剧结构方式相一致的风格,曲意表达未能尽善。
  • 2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0-05-09
这部戏呈现出了戏曲的当代性和思辨性,很有价值。极端情境下的选择和人性考验,也非常考验编剧的功力,三个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人最后做出同样的选择,需要强大的心理逻辑和极具说服力的过程。另外,三个人的多层面和独特性有待丰富,剧本如能在这方面再做加工就更好了。
  • 2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0-04-21
很高级,而且哲学性这么强的题材放在戏曲的筐里还能做到比较舒适。

屠夫、书生从侥幸的活命,到愿意跟随百夫长应诏赴死这个过程,这可能是一个非常抽象、迅速的重大决定,需要前边两场更加有效的铺垫,可以不合理,但是得可信,目前看所谓“同生共死”的理由不大可信。
  • 2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0-04-20
剧本立意新颖,结构紧凑,唱词写得很出色,三人对英雄梦想、建功立业的不同理解与感触,令人唏嘘。
  • 2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0-04-20
该剧取材于越国三百壮士自刎赴死之史事,以百夫长、书生、屠夫三个不同前史的阶下囚的思想和行为轨迹为脉络,把英雄梦与平常人的无常命运纠结在一起,以残阳如血,反思四方人性。构思独特而富于个性,完成度极好,唱词文采飞扬,具有一定的文学思辨意味。

二度创作空间巨大,对该剧的未来预期寄予厚望。
  • 2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0-04-15
这是一个有想法有表达的剧本,在戏曲剧本的创作中实属难得,选择死亡是刻画人物时最极端的考验,剧本将三个死囚犯在已经获得赦免之后重新选择了死亡,这是需要极其强大的内心和坚定的信仰的,剧本赋予他们的力量是想当“英雄”,想有所作为。在人物设置上,作者选择了背景和性格差异极大的三个人,这三个人因缘际会成为结伴兄弟,最后一起赴死,这是非常理想的一种设想,但是如果想刻画人性的丰富和幽微,那么这三个人,可能会有人选择当“英雄”,有人选择作“凡人”。
  • 2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0-04-15
剧本简洁,构思奇突,寓意深刻。剧中塑造了三个鲜明的形象,戏巧情切,文学性较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组织戏剧矛盾与冲突的手段上写作精巧,营造气氛更是作者的一大长处。“赴死御敌非常有震撼力,结局”陡转“让人浮想联翩……这部作品充满着对现代舞台探索的勇气和想象,尽管在叙事的合理性好层次感、人物内心梳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确实显示了当代戏曲创作的多样性与现代性。
  • 2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