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名将郭子仪为朝廷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不久后他和裨将仆固怀恩等却被偏信谗言的唐代宗褫夺兵权。唐代宗对功臣“明升暗降”之举激反了原为郭子仪手下大将的仆固怀恩,致使汾州等三晋大地发生叛乱,而此时吐蕃、回纥也兴兵进攻唐朝,大唐江山危在旦夕。为了挽救危局,唐代宗请郭子仪复出挂帅,郭子仪以大局为重不计前嫌领兵平乱。郭子仪领军围攻汾州,因不忍伤及无辜百姓,郭子仪主张招安叛军,但皇帝派来的监军太监鱼朝恩却主张强攻屠城。为了感化仆固怀恩,郭子仪单枪匹马进城与仆固怀恩叙旧谈心,希望化解一场无谓的牺牲屠杀。就在仆固怀恩态度转好之际,监军太监鱼朝恩下令攻城,双方互有死伤,汾州城被攻破。郭子仪无奈之下,不忍杀死曾经的功臣仆固怀恩而将其释放,好让他说服其吐蕃、回纥的首领女婿罢兵停战以化解民族矛盾。就在郭子仪登城抚军安民之时,监军太监鱼朝恩料到仆固怀恩会潜逃,因此他设下埋伏要活抓仆固怀恩,当郭子仪闻讯赶到战场时鱼朝恩被仆固怀恩反杀,而仆固怀恩不愿被唐军生擒也自杀身亡。最后,唐代宗醒悟到叛乱源自于自己的大意过失而宽恕了所有人,最后下旨尊封郭子仪为“汾阳王”。
剧本取材于唐朝安史之乱后,郭子仪平定“仆固怀恩叛乱”的历史。为写戏作者没有拘泥于历史,也淡化了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的真实背景。剧作设置了戏剧化的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奸臣宦官鱼朝恩诬陷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仆固怀恩,代宗皇帝解除仆固怀恩手中兵权,迫使仆固怀恩联合回纥大军举兵造反。郭子仪奉命平乱,仆固怀恩即是郭元帅老部下,又是义女婿(义女的丈夫)。郭元帅大义破敌。剧本情节顺畅,人物性格比较鲜明,文戏武戏并举。全剧虽然中规中矩,但整体完成度不错。
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现实感,郭子仪忠君爱国(朝廷),大义凛然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剧中的形象只是重复述说,今天的观众尤其是新一代观众肯定不满足。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文本恪守戏曲本体审美,结构中规中矩,在行当设置的框架内使人物的文学形象相对饱满而生动。在主题宣扬层面,忠君与爱国等同起来,显得陈旧,缺失当代考量。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写郭子仪的作品并不多,这个作品选择了不错的故事,就是郭子仪的旧部仆固怀恩造反,郭子仪如何去招安,非常有戏剧性的故事,也是能够把人物放到两难的境地去写的一个剧本,但是作者没有处理好与旧部仆固怀恩、与擅权宦官鱼朝恩之间的人物关系,戏要做在谁和谁身上,究竟谁和谁的矛盾是主要的矛盾,我们用戏剧的手法去描绘的究竟是郭子仪与旧部的深厚情感与皇命在身之间的纠结与选择,还是宦官弄权?作者分散了笔墨,也就弱化了矛盾,失去了力量。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取材历史故事,剧本完整。但还缺少一些自己的创意和思考,略有平铺直叙之感。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新编历史京剧《郭子仪》:剧本取材于唐朝安史之乱后,郭子仪平定“仆固怀恩叛乱”的历史。为写戏作者没有拘泥于历史,也淡化了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的真实背景。剧作设置了戏剧化的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奸臣宦官鱼朝恩诬陷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仆固怀恩,代宗皇帝解除仆固怀恩手中兵权,迫使仆固怀恩联合回纥大军举兵造反。郭子仪奉命平乱,仆固怀恩即是郭元帅老部下,又是义女婿(义女的丈夫)。郭元帅大义破敌。剧本情节顺畅,人物性格比较鲜明,文戏武戏并举。全剧虽然中规中矩,但整体完成度不错。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在戏曲艺术作品中,郭子仪常以忠臣武将的形象出场。作品选取了仆固怀恩联合吐蕃、回纥、党项入侵唐朝的历史段落,彰显了郭子仪战功卓著、忠君爱国、宽以待军的人性特点。既然以郭子仪命名,那么人物的正能量形象是要通过严谨的结构、有序的情节、合理的冲突矛盾和精彩的念白唱词彰显出来的,戏剧结构还需再精炼,人物形象还需再立体饱满。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主题开掘有深度,立意正确,人物刻画丰满,主要人物性格鲜明,矛盾线索清晰,矛盾开展较为激烈,唱词较为工整,情节结构布局合理。
缺陷是忠君爱国的思想有余,对封建皇权的批判意识不够。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人物念白要符合京剧节奏,对于主要人物郭子仪的刻画不足。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千古一人汾阳王;厮杀一兵死,多了一家散。攻陷一座城,人丁少几万。一位可歌可泣胸怀大义的忠臣良将,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这样的英雄好汉为国泰民安,救国安民而终此一生。是一出中规中矩的历史剧,人物刻画充满力量,文辞有荡气回肠之感。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