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戏

艺术类型
创作类型

剧本题材
原著出处
--

作者姓名
版权登记
暂未认证

发布日期
2023-03-10
版权证书

简 介

											

评 语

初评评委 2023-04-09
反观舞台之外我们能看到什么?导演有意让观众看到这一点,我倒认为本身舞台上呈现的就是舞台之外,大部分作品都是舞台之外的生活、故事、思考。所以这个改编观众席与舞台的动作是否可行仍需要思考。故事的构思有趣有新意,却要注意越具体越生活,故事才会越精彩。就是要展现面对利益的时候人们到底可以做出多少荒诞的选择。关于成人世界的“假”与孩童世界的“真”怎么对比出来也是这个作品需要思考的。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3-04-06
  非常好的设定,作者可以好好参考《糊涂戏班》。

  但无论创作者想借故事表达些什么、讽刺什么,或是引起受众怎样的思考,故事中的情境都必须是可信的——让人相信。
  目前的情境无法让人相信,一出少儿戏剧培训机构的汇报演出,究竟有没有这么大的“利”和重要性,让剧中的人们如此相争。希望创作者能够充分地去想象这个情境本身,而不是靠编剧之手来刻意夸大、讽刺、批判些什么。
  人物过于脸谱化、扁平化,不够真实可信。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3-04-03
《儿戏》邀请观众一同见证制作一场少儿戏剧工作坊最终成果汇报的过程,却未曾想这背后又涉及了种种利益纠纷等,最终变成了一场成年人的“儿戏”。创作者意于通过此戏来放大三组矛盾:戏里——戏外、孩子——成人、理想追求——现实束缚。虽然讲的是制作一场少儿戏剧工作坊最终成果汇报的故事,但是描述的却是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会面临的问题,并以此牵动了观众的心。创作者还尝试了全新的观演关系,让观众坐在舞台上,演员则在观众席,让观众成为故事的亲历者,通过一个别样的角度来进行“自我审视”。戏本身已经揭示了众多现实中的无奈,足够与观众的生活经验相接,并产生共鸣,导致观众席与舞台互换这一概念反而成为了理解故事的一个绊脚石。创作者对于“虚”和“实”两个时空的策划也有些模棱两可,虽然给观众留足了想象空间,却没能给予足够的解释。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3-04-03
故事表意清晰,人物表达直白简单,但缺少戏剧手段,结构不完整。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