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再见,一面》

艺术类型
创作类型

剧本题材
原著出处
--

作者姓名
版权登记
暂未认证

发布日期
2023-03-10
版权证书

简 介

											

评 语

初评评委 2023-04-09
剧作力求打破“虚”与“实”的界限,呈现一个暮年之人对于一生的思考,也是在面馆的最后一日迎接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客人”——自己。关于梦与现实的就做构思不少见,但怎么能通过这个形式有所表达很重要。作品的主题表达耐人寻味,构思完整清晰,有人物有事件。但现在看来,作者或导演过于沉迷在某种情感和情绪的表达中,导致故事性还有待提高。我们在老杨的经历中,真实发生的细节中,足以看到他一生的遗憾与此刻的抉择,不需要过分渲染。而是真的要把故事中的情境想清楚,最终,我们要看的是发生的事,事情越精彩,人物越清晰,主题表达才越有穿透力。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3-04-07
  看到开篇就已经可以猜到后续,并不新颖。

  人生每一个阶段的选择太过感性,不太会具备普遍价值。
  从提供的片段展示来看,太过的抒情、重复,缺乏行动和生动的场面,很难成为有力的支撑。
  导演阐述也有些“务虚”。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3-04-03
《再见,一面》在呈现日常生活样貌的基础上通过超现实的表现手法,打破时空的限制,让主人公老杨与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自己相遇,去寻找“散落在人生中的自己”。创作者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观众与老杨一起追问自己的人生,通过一个个具有生活感的故事和人物产生互文性的交流。虽剧情不复杂,但是其中的感情十分真挚、打动人。而通过老杨与自己的对话,也巧妙地使人物形象变得丰满,也让观众在共情老杨的同时,在他的身上看见自己。但是创作者在视觉呈现上过于追逐写意和当代性,导致纯白色的舞美设计和剧本的质感稍有冲突,让人出戏,也减少了创作者想要达到的“温暖的、沉思的、充满感情张力的”气氛。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3-03-29
通过男主人公与自己人生每个阶段的意象和解构建故事,需要更加凝练,提供核心思想。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