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一条去路,一条归途。而这颗心,是否出走一生,真能平安归来……
车马萧疏的长安城郊,苏宅没有马厩只有羊圈,一个沧桑的老人蜷缩在草垛间睡着。他是老年苏武,褪去关内侯的荣誉,他只是一个孤僻怪诞,且有些老年痴呆的老头。早年的跌宕生活令他如今疾病缠身、神经衰弱,舒适的卧榻已不能使他安眠,唯有躲在羊圈里才能换来安稳一觉。睡梦间,身下的乱石化作高耸入云的石碑,莽莽原野随红尘往事扑面而来……
旧人、旧事、旧梦,梦中一切如昨,人却物是人非。在意识深处与苏武撕扯不断的,是与胡姬、李陵的多年纠葛。给三人带来痛苦的,是那些接受与拒绝的不断对抗,忠诚与背叛的始终矛盾。白日梦游,神鬼乱出,无始无终,似梦似幻。只有梦醒后异域归来的儿子,提醒着他曾经的痛苦与挣扎如此真实……
经典故事人物的另外视角之作。较多内心戏,舞台冲突性需要强化。可以再完善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大气,带着思辨看历史。
苏武和李陵跳脱出历史对他们的评价,以真实的人出现在剧中。
用苏武坚守着无意义的忠孝,去伤害了身边的爱人这一故事线对照着李陵所谓的卖主求荣,很好。
但李陵这条线能再明确点更好,他的降敌,换来的其实也是毫无意义的表面荣华,但李陵的苦,没有被完全展开。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历史题材戏剧,立意有特点,但在中小剧场的适应度上需要做进一步处理,以“苏武”“李凌”等历史人物的经历为背景生发出戏剧故事,剧本结构严谨,在人物塑造与内心矛盾体现等方面有待提升。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苏武的解读,其实苏武的故事广为流传,但是如果我们在今天选择这个题材进行创作,就可以再问问自己,为什么选择在今天这么做?这也是创作的初衷,对创作现实意义的一个追求。坦言说,现在作者在这个问题上,还有进一步自我追究的余地。此外,几组人物关系的设置,都没有完全有效地展开,现在在对白中,更多的是感觉是交待,而非推进,有些遗憾。其实苏武与李陵这对人物,仅靠这两个人,就有大量内容可挖,足以支撑一部戏。剧情的推进较为缓慢,阅读起来立体感不强。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小剧场历史剧,写得不错,语言优美诗意有风格,情感细腻,有缠绵悱恻也有豪情激荡,非常可读,青年编剧的文采、锐气和思考力还是很不错的!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剧本在原来苏武故事基础上有新的创造性,文本的语言基础也比较好。但在将胡姬与胡儿的线索重新打造、引入之后,如何形成新的意义,考虑还欠周到。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作者讲述苏武的主线故事,文笔能力强,整体故事内容重点刻画人物内心的情感,单看不到背后更深刻的立意,古代的经典故事仍流传至今,但仅仅是故事片段的描绘略显单薄,很难令观众找到情感共鸣,建议以苏武牧羊为故事蓝本在做创新突破。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根据苏武北海牧羊和李陵留滞匈奴的事件改写而成,其大的历史脉络保持了《史记》的叙事框架,未做颠覆或解构性处理。但是作者的笔力显然不在于再现故事层面的关山万重,故土南归;而在于揭示苏武和李陵各自不同的心境和心灵苦况的相通。特别是剧中成功塑造了匈奴女人胡姬的形象,她作为草原符号,刻写在苏武心上。她紧随苏武身后,朝夕相伴,为他生下儿子。苏武为了名节抛妻别子回到中原,可是内心依然仓惶。李陵孤军深入,寡不敌众,归降匈奴之后,家人被朝廷满门抄斩,他归家无望,客死他乡。一个忠臣,一个叛将,归来或离去都面临悲戚,历史对二人的评判大相径庭,但是在漠北草原上他们的忧伤一样的沉重。此剧的作者具有很高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写作才华,剧本有诗情,他善于写人,写困境中挣扎的灵魂。《归来》剧名可以再斟酌一下。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剧本写的很有意思,身体的痛苦和精神的痛苦,那个更甚?信念崩塌,何以寻求解脱?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戏剧舞台上已经有太多的苏武,这个苏武有什么不同?
戏剧情境设置还不错,台词不错。
苏武的十九年,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不忘初心”?如果这部戏剧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必死无疑!因为所有戏剧里把苏武活下来的理由都讲了,把苏武想到的,没想到的都讲了,你再怎样讲也没有新意。因此,我建议,只抓住你个人感受最深的那一个点去深入开掘。比如 ,我只想活下来,有朝一曰回到朝廷,面见皇上,我要说,我没有背叛,我回来了……这样,他的一些生活情境并非都是痛苦,他会活好每一天,会笑会醉会狂……比如,他爱胡姬,一个野性(或温顺)的女人,比如,他终于想明白了,人只活一辈子,在哪儿都能活……总之,需要一个极至!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在苏武牧羊的故事基础上,展开了一个人终其一生的诘问。作品写的很有情怀,结构也很完整。遗憾的作者的描写太偏重于苏武,而胡姬和李陵的人物太片面了,角色功能性大过角色的特性。如果能试着从不同人物的视角出发来描述这个十九年持节不屈的故事,可能会带给观众和读者更多的思考。另外,这个作品既然叫“归来”,期待作者切入的角度是真正的归来。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剧本结构扎实、文笔洒脱,长诗一般的台词营造出一种苍凉辽阔的意境。用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人们耳熟能详的苏武牧羊的故事。两千年来,人们借苏武歌颂的忠义和节烈不过是一块将人牢牢束缚的贞节牌坊,苏武抛妻弃子为的其实是回到一个心中虚妄的长安。苏武晚年渐渐明白却没有选择,只能背负“忠义”二字的束缚,踯躅前行,是一出人性的悲剧。相比之下李陵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但是作者将这条线索处理的虎头蛇尾,对李陵的态度似乎欲言又止,建议重新梳理。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在著名历史故事和著名爱国英雄人物基础上新的思考,且更多是关于人性、生命、人生价值的思考,人物鲜明,语言流畅,让人回味良久。开头部分让人入戏较慢,还可再考量。苏武和李陵的对照很精彩,苏武的情感部分也拿捏准确。虽然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可以走入人心的剧本,值得期待继续的进展。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从历史中拎出一对可以入戏的角色:苏武和李陵,再加一个胡姬,时而投入,时而旁观,很自如。诗化的语言是该剧的亮色,只是遗憾所有角色说着同一性情、同一语气节奏的台词,即,作者的语言。此乃舞台剧编剧的大忌。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历史剧只能写得很严肃、很苦闷,才能让它看起来更为震撼和动人吗?作者设置的几个人物对话情节,就是为了对话而对话,交代剧情而对话,交代人物关系而对话,并没有在舞台上设置机会让角色有行动性。所以整个剧情就一直停滞不前,也不知道要看什么?因为没有悬念。尤其一开始观众已经知道苏武回家了,所以这一趟在远方的经历,至少不会丧失生命,那么观众想看什么呢?苏武的经历,苏武在那19年间遇上了什么人和什么事,改变了他。但故事的结尾,改变了他什么?他的气节?也许不回来,他能好好地在异地继续他的还不错的家庭生活。所以如果开始的时候,编剧没有先吊高观众的胃口(尤其年轻观众,不熟悉苏武的话),对这个苏武有极高的兴趣,那么整个剧作就失败了。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小剧场话剧《归来》讲了中国民族人士苏武牧羊的故事,故事线索较为顺畅,在剧中构建的苏武与胡姬、苏武与李陵等几组人物关系,可以令人相信。并且,作者有意识的弱化舞台事件,加强人物内心矛盾冲突,在走与留、忠与爱等问题上展开探讨,尤其是在第二场苏武与李陵之间化干戈为玉帛的戏中,写的较为细腻真切。但,第一场苏武与胡姬之间缺乏有机主动的内在动作性,从而导致格调无动作的情况。此作品有一定基础,推荐继续关注。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作者通过西汉时期苏武的故事,讲述了苏武与挚友、与爱人、与晚辈之间的纠结和情怀:历史背景下的种族分割可以将国家和民族划开,但不能够剥离爱。剧本撰写逻辑通顺,人物行动目的明确,形象也较为饱满立体。构思独特的是,剧中处处在描述“该往何处去?”—归去—苏武最后说道“最终也没有找到该归去的地方…”,然而剧本的名字却叫《归来》,实在是有意让人寻思,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时间里奔跑,我们试图成长、穿越时空,探索未知,但最终,我们是归去?还是归来?一字之“差”,也许是差之毫厘,也许是差之千里,人生,就此千差万别。当然,如果能在人物的语言上追求一种独特的风格,又有吟唱在侧,交相呼应,就更突出剧作的风格感。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苏武于匈奴的酷寒中,持节牧羊十九载,矢志不渝忠于大汉,与李陵的投降形成对比,也触动了胡姬,以身相许,并为其生子,后也入汉。
苏武的题材自古迄今,作为戏剧的题材不断演绎。这个文本作者能力很好,但立意并未能出新。若能在结构上,以李陵或胡姬视角切入,这样的叙事框架或许对刻划人物有帮助。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非常有想法的作品。在对苏武牧羊的传统故事基础上,并不做大的颠覆,而是有进一步的推进。作品在结构布局上也比较严谨,人物的语言也干净利落。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以“苏武牧羊”这段历史为蓝本演绎出的故事,苏武十九年忍辱负重,人在匈奴心系大汉,台词平实有时代感,胡姬、胡儿的人物设定有些牵强。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