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麒麟对》

艺术类型
创作类型
原创

剧本题材
原著出处
--

作者姓名
版权登记
可信时间戳认证

发布日期
2025-05-24
版权证书

简 介

											

分 析


评 语

复评评委 2025-08-25
越剧剧本《麒麟对》,胜在文辞间明显的剧种特质。别样视角的《红楼梦》,切入点有新意,但整体效果有缺失新意。

剧名(10分):6
唱词(40分):34
念白(15分):9
艺术思想(10分):5
人物(10分):5
剧情(5分):3
二度(10分):2
合计总得分:64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5-08-21
名著改编的发挥要有超越原著之处才好,否则还是忠于原著为好。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5-08-10
越剧《麒麟对》,立意主旨在于倡导以积极不屈的人生态度来接受命运的挑战,唯有豁达乐观地直面现实,才会拥有生机和未来。这样的主题思想是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的,也容易获得当下观众普遍的共鸣,使得史湘云的价值观具有普世意义。

该剧选择史湘云为主要人物形象,以史湘云和卫若兰的爱情、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为关联对照,组织情节开展,结构戏剧冲突,通过“慰黛玉、戏若兰、镇贾府、开荒田、葬绛珠、宝玉再相逢”等情节,刻意塑造了一个敢于挑战、潇洒豁达,甚至有几分英雄男子气概的史湘云的人物形象,大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迈气势,现实感和时代性很强。故事节奏紧凑,情节起伏跌宕,富有悬念。这一组人物形象各具性格特色,并基于性格的基础上导向了不同的命运走向,能够给与观众很多人生感悟和启示。
该剧也有不足,创作因过于拘泥原著的有限的故事材料,因此在史湘云推动命运亦或剧情开展的过程中,缺少细腻的勾连和必要的铺垫,故而显得缺乏一定的人物情感逻辑和戏剧叙事逻辑。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5-08-09
编剧选材视角独特,全剧流畅,主要人物刻画可信,是一部相对完整的剧本。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5-08-05
剧作立足“红楼”底色,虽有发挥,然力求传其神质,体现出与原作的相对统一性。立意较为新颖,发挥也比较充分,聚焦湘云之豪侠良善,体现出现代青年所好之爽利与主动。剧作珍视原作文学性,唱念串联等着意化用原诗,留下原本与改编之间有机链接。当然,剧作也还是过于理想,过于简化,对历史与人生的厚度有所削弱。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5-07-20
该剧立意新颖,以癸酉本《吴氏石头记》为蓝本,聚焦史湘云的豪侠形象,打破传统宝黛叙事,赋予经典青春化解读。完整展现史湘云从闺秀到豪侠的蜕变,符合李渔“立主脑、减头绪”原则。 戏曲特色鲜明,唱词化用原著诗句,行当设置与武戏设计兼具越剧柔美与侠义张力。

缺点: 角色转变略突兀:史湘云从“霁月光风”到“挽弓守城”的成长缺少心理过渡,部分情节稍显理想化。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5-07-19
该剧选材视角新颖,全剧以史湘云“守诺救贾府”为主线,突破传统红楼戏的宝黛中心叙事。全剧动静相宜,人物设置讲究,史湘云是闺门旦但带英气,人物设计颠覆传统闺秀形象;卫若兰官生应工,并设计文武戏搭配;但剧中武戏的段落还需锤炼。建议增加剧情逻辑和思辨性,为癸酉本元素的设定增加更多铺垫。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5-07-19
该剧别出心裁,以史湘云为主角,写侠义之气。故事完整,情节曲折,文笔优美。

然而,取其侧枝而努力发挥的方式,总有脱胎于原作却低于原作之感。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5-07-11
改编经典可以有独特的角度和创造,但要有比原著更深刻更独特的表达。希望作者再好好思考。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5-07-07
《麒麟对》是一部以《红楼梦》癸酉本为蓝本、聚焦史湘云命运的越剧剧本。剧本在题材选择上大胆创新,以史湘云为主角,展现其豪侠气概与乐观精神,突破了传统红楼题材的局限。主题上,剧本通过史湘云与林黛玉的对照,强调了“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英雄主义,立意深刻。

在剧本结构上,遵循“立主脑”“减头绪”的原则,围绕史湘云一人一事展开,情节紧凑,六场戏衔接自然,首尾呼应。角色塑造上,史湘云形象鲜明,卫若兰、林黛玉等配角也各具特色,形成有效的戏剧张力。歌舞设置上,唱做并重,动静结合,充分利用越剧的唱腔特色,增强了表现力。
然而,剧本在部分情节处理上略显仓促,如卫若兰与宝玉的离世缺乏足够铺垫,情感转折稍显生硬。此外,对癸酉本争议性内容的依赖可能影响观众接受度。总体而言,剧本在创新与传统之间找到了平衡,但细节打磨和情感层次还可进一步提升。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