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后,家住东北的九月和母亲相依为命,她聪明善良,学习优异,还有两个好朋友,可是在准备高考之际,一个惊天的秘密被好友爆出——她是日本人的遗孤,是被母亲陈雪梅收养的!在周围人的偏见和歧视下,九月不忍看妈妈为自己受苦,毅然接受了社区管理者的提议,前往日本,不想,竟一去不回。
该剧讲述了收养日本孤女的故事,情节设置比较粗糙,有对那个非人时代人的丑陋揭露,但是缺少深刻的反思,思想陈旧,人物老套。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日本遗孤的故事本来是个很好的创作方向,但写的很糟糕,台词实在是太过直白和莫名其妙的正义了,没有一点文学性,像是一个完全没有创作基础的人写的,很不专业。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因为之前看过《二十二》里对侵略者子女的讲述,剧本读下来觉得很有感触。从生下来似乎就注定的命运,没做错什么却要背上一辈子的骂名,很容易引发人们的共情。情节与人物设置上已经做足戏剧性了,建议场景上可以再做压缩,比如集中到一两天,把曾经的故事以回忆插叙的方式带出来即可。另外母亲的心理与人物塑造,包括最初收养九月时的纠葛,可以有更多的着墨。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剧本用发生在日军遗孤陈九月身上的故事,表现了解放后中国人生活一隅,突出了那个年代人们思维意识的局限,唯成分论以及民众对于日本的排斥都描述得比较成功。集中体现了陈九月的身份与当时社会风气之间的兼容性矛盾。
人物塑造简单清晰,身份明确,但人物性格塑造得不够充分,几个孩子儿时的塑造要比长大后成功。
戏剧矛盾树立得比较成功,但故事结构和剧情发展过于简单。芳华对九月的嫉妒与仇恨,在剧中没有详细的铺垫,仅通过芳华的独白来表现,不够充分;陈九月被迫离开中国之时,陆平并没有明确的表态,甚至都没有露面,有些不合常理;陈九月离开之后未再出现,结局略显遗憾。
本剧的主题、立意很好,但剧本的整体呈现有些单薄,剧情设置上存在一定问题。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时代的悲剧造就的个体命运悲剧,戏剧结构比较扎实,以彻底的悲剧而不是大团圆结尾,很有分量。作为时代的受害者,芳华选择“挥刀”砍向善良的九月,而事过境迁,作恶者的冷漠(没有道歉),和另一名受害者的遗忘(甚至希望芳华喊她一声妈)浓缩在最后一场戏里,直让人脊背发凉。全剧只有九月是化身善良的天使,而其实包括陈萍在内的所有人都在榨取九月的价值,九月却最终用近乎自毁的方式救赎了她所爱的一切,令人唏嘘不止。这个对时代和人的反思视角很新,跳出窠臼,意味深远。目前剧本最大的问题是台词。那个特殊年代里人们的语言风格、交流习惯是与众不同的,台词应力求贴近实际。此外,幼年芳华的语言太过成人化,孩子的语言和交流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推敲。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