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的党校》

艺术类型
创作类型
原创

剧本题材
原著出处
--

作者姓名
版权登记
可信时间戳认证

发布日期
2022-08-10
版权证书

简 介

											

分 析


评 语

出品机构 2022-10-15
作为革命题材,北京历史上中共第一所党校的故事是比较独特且有意义的,是一个值得以小见大的题材。但是在剧本的安排上,开头的故事冲突是要大于结尾的。开头就给出了假扮夫妻,又给出了敌对阵营的亲兄弟,这是一个很有冲突展现的设置,但是后面的具体情节安排,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进展十分模糊,亲兄弟之间的冲突也缺少了更多的内心挣扎,转变也比较生硬,建议丰富补充。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出品机构 2022-10-14
以胡同里的党校筹备、印教材为主线,讲述了党校建立的开端。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出品机构 2022-10-12
以在胡同里办党校、印刷教材为主线,以小见大。虽然是党建题材,但人物塑造真实可信,情节设置曲折紧凑。兄弟对峙的场景令人揪心,淑静和骏达之间情感关系的发生也很自然,颇具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2-10-08
该剧的选材较为新颖,人物塑造有特点,情节设置较为集中,有很强的思想意义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2-10-07
剧本讲述一群进步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党校的故事,意在刻画在党的早期革命活动中青年党的力量和作用。两兄弟不同道路选择下的行动和心理变化,产生了戏剧性。但总体来看,剧本尚有不少提升空间,比如人物缺少时代感、多处情节设置不合理等。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出品机构 2022-10-07
办党校是很好的切入点,故事上也有比较大的情节施展空间,尤其是悬疑、谍战向。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似乎没有致力于情节的起伏和复杂性,将更多笔墨放在略平淡的事件或者口号式段落上,导致整个文本相对乏味了。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2-10-07
    

    一部中规中矩的主旋律作品,类似创作太多。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出品机构 2022-10-06
相比于其他红色题材的作品,该作品文笔相对细腻,虽然依旧彰显的是共产党人艰苦卓越、智勇双全的形象,却依旧在剧本中保留了善恶共存亦正亦邪的人物角色,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张力。故事的关键节点交代的不是很清晰,真正意义上的主角并不突出,更多的人物没有特色,但是有二度创作可以改进的空间。整体故事比较流畅,但是故事过于简单,完整程度略差。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出品机构 2022-10-05
故事框架挺好,一些人物行为不合逻辑:组织安排假扮夫妻是,另外两人会偷笑;王姑娘因为对方无意中看了自己电报就大喊大叫;方与王姑娘刚刚认识就因为想出了工作办法而抱起对方;处长试探朋友的儿子会上手铐……细节上,比如看人哭了递纸巾这个完全是现在的思维。好在骏磊的形象很立体,不脸谱化,是个亮点。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2-10-05
很好的题材。通过在胡同里办党校的历史事实展开想象,人物也有自己的特点,但结尾有点仓促,还有提升的空间,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出品机构 2022-10-03
该剧从小切口折射出了大主题,用艺术的手法描绘了早期的中国国产党员为追求真理,救亡图存而不畏艰险,冒着敌人严密搜查,建立起了中国共产党在北方第一所党校的故事。该剧情节扣人心弦,行动明确,人物关系设计巧妙,台词流畅富有时代感,剧本节奏张弛有度,既有紧张的搜捕、“逼供”画面,又有假扮夫妻等诙谐幽默的时刻,更有令人意料之外的破局手段,能感受到编剧具有较好的故事架构能力。但在完整性上略觉不足,骏达、骏磊两兄弟的转变没有交代,党校建立的使命和成绩没能体现。同时,剧中的充满巧合的人物关系,以及一些片段会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可进一步打磨。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2-09-30
写作态度很认真的“扣题”作品。越是主旋律,越要拼细节,走人物,找角度。正面强攻的效果一定是事倍功半。切记。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出品机构 2022-09-29
题材比较陈旧,选择党校作为故事背景是惊喜。可以考虑一下如何旧瓶装新酒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2-09-04
剧作反映了1925 年 10 月,中共北方区委在西城区蒋养房胡同(今新街口东街)开办党校的一段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北方乃至全国的第一所党校,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剧中几位普通共产党员为创立党校,不畏艰险,奋不顾身,体现了奉献牺牲的精神,在今天依然有宝贵的现实意义;剧作情节曲折、推进顺畅,几名党员在险象环生当中转危为安颇有传奇色彩;敌我阵营两兄弟的人物关系,两人从对抗到相认到 最后拼死相救都较同类题材更有新意和悬念,为生死攸关的艰险平添感动的瞬间;假扮夫妻的情节衍生出来诙谐和轻松,都是本剧的独到之处。个别台词使用了当下用语,台词语言应与作品年代相符。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2-09-04
这是一部中规中矩的主旋律作品,有一点“革命+恋爱”的色彩,但在特殊的紧张氛围当中,其情节编织与戏剧性的构造,还是有一定张力的。但有的安排看起来有点巧合,比如对立身份的哥哥和弟弟相遇,既然是戏,自然不排斥巧合,但其中要填补丰富填充的地方就不少,比如相遇那一刻的复杂反应,后面又该如何收场,由此进一步带出新的连锁反应等,都是需要“临行密密缝”的。从这个角度讲,这部戏就构造色彩浓于戏剧色彩,后面哥哥的转变也有点顺拐,显得张力不足,戏没做够。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2-09-04
通过精彩的人物塑造,把地下工作者的机智勇敢和有情有义描摹的清晰、动人。尤其是方俊达和董俊磊兄弟政见不同,却又血浓于水,但又无法直接表达情感纠葛,十分感人。但是,目前的剧本更像是一个完整剧本的上半部分,董方的兄弟情后来如何发展,淑静和骏达的感情怎样升温,党校里有没有卧底,党校最终取得了哪些革命成果,这些线索和问题都需要作者耐心地在剧本中给出答案,而不是草草收尾。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2-09-03
剧本以胡同里的党校筹备、印教材为主线,讲述了党校建立的开端。

剧本行动集中,结构完整,人物塑造得当,在大的历史背景下,用一件小事谱写了党的伟大,可谓在剧本整体结构上具有巧思。其中,在主线下,又能通过兄弟情与男女间情愫的恰当描写,将人物立体化,有机与主线融为一体,使得历史不再冰冷,而是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
剧本结尾显得有一些仓促。对教材的完成和董骏磊可适当多一些交代。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2-09-02
中国共产党在北方创办的第一所党校,主题很有意义,创作也确实需要建立在独特而深刻、富有价值的发现和感悟的基础上。但是除了主题立意之外,故事对于剧本也很重要,建议从三个方面去考虑:有意思的故事,深刻而尖锐的矛盾冲突;至少一个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所谓的立意或主题,不论如何有意义,有价值、深刻或值得歌颂,都是依附在戏剧故事、矛盾冲突和人物的身上,通过它们展示在舞台之上,目前主题选好了,如何写好故事,写活人物(不能显得假或者脸谱化)还需要再提升。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