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朋友》

艺术类型
创作类型

剧本题材
原著出处
--

作者姓名
版权登记
暂未认证

发布日期
2022-08-07
版权证书

简 介

											

分 析


评 语

出品机构 2022-10-16
内容想象力丰富,语言生动,一些设计讨巧,能够招小孩子的喜欢

选题立意很好,外表远没有心灵的美丽重要。能够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2-10-07
顺畅有趣,主题鲜明、积极有正能量。结尾沈婆婆带孩子来道歉是合理的,愿意交朋友有些生硬,建议考虑一下安排过渡的言辞和事件。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2-10-07
立意好,有一点OZ国历险记的故事逻辑。有一定的趣味性,也有一定的寓意。角色设定趣味十足。 “过关”模式比较适合孩子。用不完美的角色设定让观众懂得,包容别人的缺点才是人性的“完美”。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2-10-07
剧本完成度高,但人物设定全部为“有问题的”小朋友(动物)是否不妥?任何的不完美需要被接受时,不是通过想象完成,而是要回到现实生活,直面问题。剧中的设定是在梦境中建立自信,但是,在现实中依然要依靠大人批评与大人指导才能实现被接纳。从逻辑上,并没有自圆其说。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出品机构 2022-10-05
主题很好,令孩子们明白,“美”与“丑”的定义从来不是外在的颜值和装扮,而是一个人的品质。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2-10-02
在信息爆炸的现在,网络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新奇百怪的信息。审美与审丑似乎并不再是社会问题。而关乎着儿童的成长。既定的美与既定的丑,盖棺定论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到底什么是丑,什么是美?是眼见为实的冲击,还是感同身受的体验。剧目的立意非常有价值。角色定位精准、剧情描述的较为清晰,引发出来的教育议题,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儿童艺术创作者思考。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出品机构 2022-09-29
立意很好。设置了许多的人物但为了展示不完美而不完美,许多故事角色形象显得较为单薄,从剧目的角度来说可以考虑再多设计一些内容来充实角色。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2-09-24
剧本情节设计合理,富有童趣,通过童话故事,讲述接受缺憾的道理,立意深刻,导向正确,具有较好的教育意义。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2-09-04
剧作讲述了丑孩在梦中和一群奇怪的朋友们一起冒险最终达成内心和解的故事,强调了真正“美”的定义,在价值观上值得肯定,神婆婆这一场戏里也能见到一些类似宫崎骏的绮丽色彩。但考虑到舞台呈现,剧本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

① 第一场主人公在“穿越”时现实与梦境的交界较为模糊,剧作场景较为分散,考虑到舞台呈现效果,哪怕是假定性也不太能够承载几个非明显场景的快速转换,建议再作考虑,适当调整场次;
②角色较多,但很多角色承担的功能相对类似,具体性格上没有太多着墨。要么调整人物设定,从他们的行动链条中去体现更多的性格上的弧光;要么适量删减,或是用其他舞台形式代替演员。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2-09-04
故事立意非常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想象力丰富,“闯关”式的设定式少儿观众们喜欢的形式,非常讨巧。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2-09-03
营造了童话故事般的氛围,对话也生动。剧中角色都颇有喜感,舞台演出时应该很鲜活。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2-08-22
情节简单却寓意深刻,虚拟角色的设定童趣十足,在梦境中依靠友情寻找没,并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建立正确价值观的童话故事。用各种不完美的角色反衬由缺憾才是美的世界,价值导向积极向上,符合少年儿童的审美。

情节铺陈常规,欠缺更多新意,既然是童话寓言,不妨更大胆一些,将舞台这个非现实的造梦空间,在人物对白和行动层面由更创意化的艺术处理和加工。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2-08-21
剧本的创意非常好,从角色设计到剧情也较为有趣,但某些情节过于拖沓,导致节奏太慢。在进行创作时,要注重动作和场面。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