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角度新颖,通过穿越串联两个时代和平时期和成渝铁路建设时期。讴歌了一群热血向上的劳动者。作者文字功底深厚,从剧本可以看出作者做足了调研,是一部佳作。但是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不够精致。
例如,男主角身为现代人穿越到建设和战争年代并没有展现出现代人特殊身份带来的加成。
例如,人物性格不够鲜明,缺少生活气息。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语言质朴有诚意,能够通过对人物的刻画感受到成渝铁路初代建设者的激情和信仰。剿匪、援朝、创新等故事线的设计在还原史实方面颇为扎实,相较之下穿越桥段反而显得没太大必要。另外标语式对白过多略显空洞,有长篇春晚小品的感觉,影响作品作为舞台剧的艺术性,建议适当精简。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该剧为较为典型且规范的红色剧目文本,虽故事主线很正确且主人公事迹十分感人,但商业操作空间较小。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本剧以成渝铁路建设为背景,采用双线叙事手法,讴歌了一群敢于吃苦甘于奉献的新中国建设者。虽然看得出创作者前期资料收集工作做得比较扎实,但故事线显纷乱,缺乏合理性。剧本的台词过于密集,导致语言缺乏行动性。结构调整后或许更适合广播剧。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剧本采用了穿越式叙事,让主人翁化身回到20世纪50年代,热情洋溢地歌颂新中国,歌颂社会主义建设者,很像20世纪新中国前十七年时期的文艺创作风格。或许作者热情有余,深思不足,剧本问题较多。
如主人公的成长变化比较突兀,人物心理层逻辑不清晰,过于简单。例外剧中高亢激昂的宣讲过多,真实可信的生活细节不足,人物性格的合理性较弱。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在同类型的题材中,“穿越”的设计较为新颖,念往和有福的对比很好地为主人公思想的转变提供了基础。但是在情节的设置上还需要进一步斟酌,郭顺和王建设的牺牲显得较为刻意,似乎是为了拔高主题而专门做的设置。而李向阳作为最重要的反派,仅仅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才被揭穿是否有些无力?目前的剧本中,场面性要大于行动性,因此让人感觉情节较为简单贫乏。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本剧选题新颖,以新中国成立后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的建设过程为主题展开创作,贴合主旋律。篇幅宏大,内涵深远。通过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作者对成渝铁路的建设历史做了精心的准备和细致的研究,是一部符合当下时代精神的话剧作品。
本剧结构精巧,选择了双线并行的叙事方式,采取了“现在——过去——现在”的穿越式结构,并将同期在鸭绿江畔的抗美援朝背景融入其中,具有历史厚重感。更好的展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
美中不足的是,部分台词感情程度较弱,过于“口号化”,宣讲成分过多。题材虽好,但是脱离了人物情感,会显得空洞,说服力不强。人物过多,且个性不够鲜明,人物动机不足。笔墨更多着力于时代与历史,忽视了个体人物真正的情感与细致的心理,符号化严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成渝铁路修建这个选材非常好,但也因为这个选题需要遵循一定的现实依据,所以给创作造成了不小的困难。这个剧目适合铁道部,或者四川、重庆等地的国有院团来承接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作品题材比较好,作者的创作也比较有激情。但现在的作品显得激情有余,细心不足,过于大开大合的场面与大段的对话,并没有让作品的情感更饱满。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如果要写一部歌颂劳动人民的剧本,需要进一步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作者的想象有点丰富,还很浪漫。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念往开篇的精神困境虚假、表面,健生的语言就像一个说教的长辈,毫无独立认识。作者对青年多样化的个体需求充满隔阂,将拒绝同质化、追求精神与物质的进步与积极工作相对立,很不高明。
穿越获得的经验没有用来解决当下时空的实际问题,人物态度的转变显得生硬,再次显出之前精神困境的虚假、儿戏。
篇幅过长,场景过多,素材缺乏选择。语言小品化,并不是幽默。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成渝铁路建设的深切感触和强烈的创作欲,这是写出成功剧本的第一步。如果本剧是为铁路建设者演出,目前呈现可以过关;但如果面对的是剧场中前来买票观赏的普通观众,那么对于人物的性格塑造、对于占有资料的有效使用、对于戏剧冲突的起转设计都需要更高的要求和把控。希望作者在以上几方面再下苦功雕琢研磨,期待该题材的舞台呈现。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作者以“现在——过去——现在”的穿越式结构,采用双线并行的叙事方式,通过不同视角,正侧面结合,描绘了成渝铁路建设的特殊的时代背景,继而刻画了一众个性鲜明的劳动者形象,人物丰满,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本剧饱含了创作者的激情,故事情节鼓舞人心,激荡灵魂。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作者采用穿越式叙事,使西南大后方成渝铁路建设和同时期鸭绿江畔抗美援朝双线并行,描绘了成渝铁路建设的特殊的时代背景,继而刻画了一众劳动者。故事脉络清晰,对话通俗生活,但是从剧目呈现的角度来讲,该剧仍有一些问题可作商榷:
①作者设计为用穿越方式来呈现,充分展现了主人公的成长,但有些突兀之处,比如和平年代青年突然身处战争时期的心理建设在剧中并无着墨,由此需要进一步丰满人物的底层逻辑和形象;
②剧中很多宣讲过于冗长,可以考虑在不破坏表达的基础上缩减体量,让戏剧节奏更紧凑丰满。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剧本的风格,特别是常念往化身常有福回到20世纪50年代后,在成渝铁路专心搞建设(白天埋头苦干,晚上上夜校)的那些文字,极似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小说风格,工业风,歌颂新中国,歌颂建设者。文以载道会削弱文学性。此剧本还是采用小说的形式更好。再有,回到50年代的常有福,常用提问方式使正面人物作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回答(口号、决心),比如“有福:别去,留下来!永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祖国需要我,我怎么能不去?有福:打的可是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武器装备最发达的美国军队!永盛:战火都已经烧到家门口了,无论是敌人是谁,都决不能再退缩了!”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记录了成渝铁路的建设背景,展现了开路先锋的精神和劳动者形象,对劳动者的无私和奉献做了大篇幅的描述和彰显。剧本采取穿越式的结构,两条故事线并行,语言生活且生动,穿越在剧中逻辑自洽,具备一定的舞台艺术性。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本剧精神昂扬,积极向上,创作态度认真,可以看出为了此剧的创作,作者对川渝公路修建的历史做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但角色塑造较单薄,台词不够贴近生活,场面性不强。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