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妆

艺术类型
创作类型

剧本题材
原著出处
--

作者姓名
版权登记
暂未认证

发布日期
2022-06-29
版权证书

简 介

											

分 析


评 语

出品机构 2022-10-09
河北梆子演绎的西方题材剧目并非首创,美国故事确数独树一帜。文本民族化过程中,与剧种相结合,不嫌突兀。韵辙上则须以河北梆子标准要求。全剧第一段唱词为单数句,且无【扫头】,不尽符合戏曲音乐规制。或为无心遗漏,望引起注意。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2-10-07
改编《红字》的作品很多,其中不乏优秀作品。这部作品以以河本梆子的形式展开,保留了原作精髓,加入了戏曲见长的情感刻画。作品极具张力。国外作品进行本土化移植改编要克服水土不服的因素,故事内容和人物设置要进行本土化合理化处理,这个过程需要文本和二度创作共同进行。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2-10-07
该剧立意一般,所谓的礼教和爱情自由矛盾很牵强。

全剧以心理分析为主,通过大段唱腔来表现矛盾冲突、人物关系和情节推进。唱词比较符合抒情叙事特点。但台词过于白话,没有戏曲凝练和剧种韵律特点。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2-10-04
文本是从外国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应该说是有相对的文学基础,以河北梆子这样的戏剧张力大的剧种来展示,也是合适的。同时,戏曲比较擅长在人物内心做戏,停顿并放大人物的情感,但是在文本中,作者在故事的编织上不是很成功,作品真正的主人公究竟是谁,我们要看到谁在备受煎熬,写得简单了,人物内心情感可以有戏、可以有波澜的地方,都粗粗带过,不免遗憾。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出品机构 2022-10-03
外国名著改编本土戏曲,已经是戏曲创作的一大成熟突破模式。但是在外国文化本土化的的进程上还是颇有争议的,剧本切入点选择较好,对于原著的解读也有独到之处。但就剧目风格和河北梆子剧种的特性来说,还有待提高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出品机构 2022-09-28
选题不够新颖并且有点危险,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选题或许难以被市场接受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2-09-28
改编自《红字》的剧本,具有一定的基础,因此,人物和故事都有一定的逻辑性。剧中仇凯与沈林的一场戏,有很好的舞台感,人物关系和人物内心的呈现具有一定的张力,可见作者对舞台艺术的特性有着不错的认知,并能在作品中呈现。故事本土化的同时,如果赋予人物和事件更合理深厚的背景就更好了,目前部落生活部分稍嫌概念和模糊。

建议孵化。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复评评委 2022-09-22
《红字》本身是一部矛盾冲突、情感张力极强的作品,小说可透视的角度也很丰富多元,本剧作主要是紧紧抓住白莲、沈林、仇凯之间的爱情恩怨故事线,将外在的戏剧性冲突引入心理空间展开,发挥河北梆子激越高亢的唱腔优势,实现两者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较好统一,全剧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将外在的冲突有效化为内在心理较量,包括“我”与他者之间的较量,更包括“我”与外物、社会、规矩之间的较量,尤其是“我”的真实内心的自我较量,戏曲的抒情性唱段得到最有效的发挥与放大,是一部很有看点的戏曲作品。基础较好,故事逻辑、人物动作细节、唱词尚有雕琢提升空间。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2-09-03
对于西戏中演来说,如果其目的仅仅是用“中”来表达“西”,那么无疑就落入了19世纪以来西方“中国剧”的恶性循环。该剧在叙事上改编自西方经典文本《红字》,利用河北梆子擅长表达历史题材的特点,将文本内核中的象征与反讽很好的表达出来。与此同时,在表达方式上,也利用了河北梆子明朗、刚劲的唱腔来进一步表达人物情感,这其中不仅仅对于原著母题的表述,更是融合中国意蕴的表达,体现出中西融合的良好态势。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2-09-03
根据美国小说《红字》改编,背景架空。开场写得好,作品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新意稍欠。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2-09-03
是一部立意新颖,结构严谨,矛盾冲突强烈的作品,用戏曲的形式挖掘人性是较少见和困难的,希望可以落地实现,另外人物语言没有很好把握,如能注意念白的设定会更好,例如:沈林和仇凯是否考虑念韵白?白莲念京白,如能注意“本色当行”更好。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2-08-30
美国小说《红字》闻名天下,各国影视作品改编本较多,成功之作也较多。此剧将其搬上戏曲舞台,以河本梆子形式展开,保留了原作中最动人的部分,更加集中放大了人物的心理情感,加强了戏曲最为擅长的抒情性,以戏曲的唱、念、做、打进行了深刻的人性探讨,情随剧走,戏曲张力很强,尤其是人物心理极为细致,场面安排给予了人物表演的丰富空间,具备较好的排演落地基础。唱词有精彩处也有待进一步打磨处。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2-08-17
改编自《红字》的剧本,具有一定的基础,因此,人物和故事都有一定的逻辑性。剧中仇凯与沈林的一场戏,有很好的舞台感,人物关系和人物内心的呈现具有一定的张力,可见作者对舞台艺术的特性有着不错的认知,并能在作品中呈现。

故事本土化,如果赋予人物和事件更合理深厚的背景就更好了,现在只是一个架空的故事,尤其是部落生活部分稍嫌概念和模糊,还不能产生更强的代入感。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