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

艺术类型
创作类型
原创


作者姓名
版权登记
可信时间戳认证

发布日期
2021-02-27
版权证书

简 介

						

1944年春,共产党员龚舒萍接到上级任务来到虹桥开展地下工作,刚来到虹桥就遇到了当地政府征收军警米粮的事件,心地善良的陈金贵为了街坊想去与汪伪政府拼命,阴差阳错被龚舒萍机智化解。两人通过贴宣传标语、躲避巡逻队追捕、组织大家情愿、联合周边地区共同斗争等等最终政府退让,抗捐成功。然后短暂的喜悦之后等待着他们的是敌人的抓捕和上级的新任务,两人最终失之交臂。


评 语

初评评委 2021-03-28
    用方言写作似乎变成了一种较为流行的方式,问题是对于非方言地方的人来说,有些信息可能会丢失或无效,所以方言写作就一定要具备必要性。

   文中主要事件的分量不够,无法把情感推到观众能够共鸣的点。
   在结尾处突然的扣题显得突兀和生硬。
   建议从人性着手,人性的变化是最根本的。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1-03-26
人物脸谱化,人物行动不有机,事件组织不佳。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1-03-24
革命历史题材。中共地下党员龚舒萍与农民金贵在反抗以张阿狗为首的汉奸群伙及其背后的汪伪政府的斗争中,从误会到相识相知,团结一心发动群众取得初步胜利,舒萍却因为接到组织的新任务突然消失,只留给金贵一封入党介绍信,期待有朝一日与他重逢。

此剧人物较丰富,主要人物性格特征较鲜明,合理运用道具贯穿情节,如面塑娃娃,结构完整,首尾呼应。
缺点:对人物的刻画显得脸谱化,如张阿狗身世可怜,从小受到邻里乡亲的照顾,却为何成了一名人见人骂、心狠手辣的汉奸,人物为何会发生如此转变?
张阿狗作为一个在前三分之二占据了主要篇幅的反面人物,在故事的高潮及尾声段落却不见踪影,没有任何交代,仿佛只是作为一个工具人出现,人物缺少弧光。
对革命题材创作认识不足,情节存在公式化倾向。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1-03-22
剧本的故事性很强,能够吸引人看下去,其中主要人物的成长和几番曲折设计也较合理。但是我个人感觉把女教师真实身份过早曝光,可能会破坏悬疑感,如果观众可以跟金贵一起在几番误会和恍然大悟中最终明白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女性到底是什么身份,印象或许会更为深刻。另外,结尾落到现代似乎有些多余。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1-03-18
具备一些地方性的历史背景介绍和语言特色(上海话),但剧情平乏、缺少变化和反转,人物性格特征不明显,抗捐的任务设置和完成实现过于容易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