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培源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平台启动 冯远征盼早日找到接班人

来源 搜狐娱乐2019-12-17


1583932318116388.jpg


        搜狐娱乐讯(姜佳敏/文 小明/视频)12月17日,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发起,宽友(北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办的“培源·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平台”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戏剧评论家林克欢,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孟冰,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晓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冯远征等出席了此次活动。冯远征在发言时表示,非常希望能够通过此平台找到接班人。


1583928403854031.jpg



培源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平台启动 冯远征盼早日找到接班人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起设立的公益性基金,重点围绕舞台艺术创作、文化传播交流和艺术人才培养三大领域开展资助。“培源”平台是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


        平台经过近一年前期筹划,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戏剧创作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机制,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城市战略定位,计划以挖掘首都“一核一城三带两区”丰富内涵为出发点,每年面向全国进行两轮剧本征集,评选出具有潜力的剧本,通过导师提升、剧本朗读、联排公演等后续扶持环节,孵化一批彰显古都文化、京味文化、红色文化、创新文化的优质剧目,以期推向市场,推动戏剧文化演出内容创新和戏剧演出市场繁荣发展,进一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升文化服务质量。

剧本征集范围集中在舞台戏剧领域,不限定主题、题材和艺术风格,艺术类型包含话剧、音乐剧以及京剧、昆曲、曲剧、评剧、河北梆子等五大体现北京特色的传统戏剧剧种。经过层层评审脱颖而出的优秀剧本,将有机会获得基金后续的深度扶持,并且凭借高水准的艺术制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优势。


        冯远征在发言时坦言:“北京人艺现在濮存昕退休了,杨立新退休了。我,吴刚、丁志诚、王刚,我们这一代可能三五年也退休了。虽然我们还可以演戏,但是我们的接班人在哪?”冯远征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找到他们的接班人。


知名编剧导演助力创作提升

        为了让剧本创作者能够更好地成长,让剧目能够真正落地,平台力邀业内经验丰富的编剧和中青代导演组成导师团,为优秀的创作者提供一定程度的指导。


        剧本征集完成后,将通过1-2轮评审,甄选出部分优秀作品,有机会进入整体提升阶段,届时,编剧导师将从文本层面给予创作者指导,完成深度打磨,帮助提升剧本文学水平;导演将从舞台创作角度与创作者共同探索可能的舞台呈现效果,以期为未来的市场化运营做好“样本”。


        目前,平台已经初步确定与几位编剧、导演达成合作,他们表示,“在孵化过程中,平台让编剧与导演两种工作职能双双发挥能量,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操作得好,一定能孵化出有趣又落地的作品。”


        另外,部分反映北京特色、古都文化的现实主义题材优秀剧本,其创作者有机会获得平台支持,深入生活进行采风活动,从而进一步提升作品表现力,完成深度精细打磨。


孵化作品与市场需求双向接轨

        完善的、系统的体系是推出优秀编剧和高水准剧目的保障,而能够进入市场接受检验,才是最终的目的和归宿,也是创作人才持续发展的长远动力。


        据承办方介绍,平台将组建由各类具有出品制作需求的文艺院团、演艺经纪机构组成的“出品人俱乐部”,以搭建成员方与创作者沟通的桥梁,帮助涌现出来的优秀剧目顺利走向市场,目前已联络超过50家。


        出品制作方将跟踪项目运营全程,观察每一环节的剧本表现、舞台表现,并对意向剧本抛出橄榄枝。尤其是终审阶段,所有入围剧目将以剧本朗读或排练演出的形式,直面评审专家、导师团、出品制作方、以及资深话剧观众,并且接受他们的评分及评价。这一试水市场反馈的举动,一方面,将使出品机构、制作人能够较为全面地感知作品效果以及明确后续制作方向,另一方面,也将为他们作出正确的市场判断提供样本,增强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优秀剧本可能获得出品制作方的青睐,没有进入后续环节、但故事创意突出的剧本,也能够获得平台推荐,有机会直接与意向出品制作方达成合作,进一步修改打磨后,进入市场。


        另外,所有参与平台扶持的剧本作品,其著作权始终归创作者本人所有。平台还将努力与版权保护中心、律师事务所达成合作,全面保障创作者权益,避免版权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