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一则“政协提案”催生剧目孵化平台

来源 北京青年报2019-12-17

     

        1583998189122438.jpg

      

        原创剧本的创作滞后于导演、表演甚至舞美,早已是公认的舞台顽疾,针对这一现象,北京市政协委员冯远征今年的一则提案,不到一年的时间便转化成为一个“震动”北京戏剧界的孵化平台。12月17日,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发起,宽友(北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办的“培源·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平台”正式启动。


        把“剧本荒”问题带到市政协

        2019年初的北京市“两会”,市政协委员、表演艺术家冯远征关于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分离出剧本人才培养计划的提案,引发了舆论热议。


    “都说剧本是根、导演是魂,为解决‘剧本荒’,人艺在两年前举办了一个青年编剧培训班,30多人进行了一个月的培训,尽管到现在人艺还没有真正排演这些青年编剧的作品,但他们很多人的戏已经在社会上开始演出。有感于现在的基金实施周期不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结合原创剧本难寻,我提出了这样的提案。”让冯远征没有想到的是,“基金”反应之迅速,不到一年的时间,他接到了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主任张鹏的电话,邀请他出席孵化平台的启动仪式。


        让年轻人出发地“高一层”

        启动仪式现场几乎半个戏剧圈齐集,深谙欧洲戏剧人才培养的戏剧评论家林克欢说,英国和德国很多主流戏剧节的艺术总监都是40多岁的年纪,他们都是在二三十岁的时候就得到了政府的资助和扶持。“我们不应该只看资助后的直接效果,这种尝试会在未来看到收效。”


        中国剧协副主席、剧作家孟冰则将孵化平台称作“屋顶上放风筝,出手就高一层”,“希望这个平台不是一个建筑高度,而是一个让年轻人能够有广博视野、宽阔胸怀、自由想象的出发地。”


        形成人才培养和剧目孵化机制

        据悉,孵化平台经过近一年的前期筹划,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戏剧创作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机制,计划以挖掘首都“一核一城三带两区”丰富内涵为出发点,每年面向全国进行两轮剧本征集,评选出具有潜力的剧本,通过导师提升、剧本朗读、连排公演等后续扶持环节,孵化一批彰显古都文化、京味文化、红色文化、创新文化的优质剧目,并推向市场。

        剧本征集范畴集中在舞台戏剧领域,不限定主题、题材和艺术风格。剧本征集完成后,将通过1至2轮评审,甄选出部分优秀作品进入整体提升阶段,届时,编剧导师将从文本层面给予创作者指导,完成深度打磨,帮助提升剧本文学水平;导演将从舞台创作角度与创作者共同探索可能的舞台呈现效果,以期为未来的市场化运营做好“样本”。另外,部分反映北京特色、古都文化的现实主义题材优秀剧本,其创作者有机会获得平台支持,深入生活进行采风。终审阶段,所有入围剧目将以剧本朗读或排练演出的形式,直面评审专家、导师团、出品制作方,以及资深话剧观众,接受他们的评分及评价。


        目前,“培源·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平台”已正式启动剧目征集工作,截止征集时间为2020年2月29日24:00。可关注“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信息。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报记者  郭谦